端午节之源起_400字叙述端午的传说(1)
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,春节生气盎然,中秋洋溢着秋意,然而,我最情有独钟的便是端午节,这个节日背后,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战国时代,烽火连天,秦国意欲吞并楚国,却久攻不下。于是,假意发出求和之信,楚怀王 almost 签署和约。此时,爱国诗人屈原,一位忠臣,冒死进谏,却遭楚王与群臣的非议,终被贬谪归乡。五月初五,楚怀王惨遭秦国毒手,楚国随之灭亡。屈原听闻此事,心如刀绞,万念俱灰,最终怀石投江,以身殉国,那日,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。
屈原的爱国之情,感动了无数百姓。在他投江之日,人们纷纷来到江边,为防鱼虾啃食他的身体,他们投米饭于江中。为寻找屈原的遗体,他们驾舟在江上穿梭,此后,便有了赛龙舟、食粽子、饮雄黄、挂艾草的端午习俗。
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,端午节的背后不仅是动人传说,更有许多节日的深邃内涵值得探寻,而屈原的爱国精神,更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楷模。
端午节的起源_400字解读端午的传说(2)
农历的五月初五,是端午节,又名端阳节、午日节。虽然称谓各异,但民间庆祝的方式却如出一辙。端午节,已流传了两千余年,每当此日,家家户户挂艾叶、菖蒲,赛龙舟,品粽子,饮雄黄,驱百病,佩香囊。
今日是端午,你是否知晓这一佳节的由来?若不知,让我为你诉说。记得那楚国的忠臣屈原吗?让我来为你描绘他的故事。
屈原,战国时期楚国人,博学多才。他位居楚王之侧,一心渴望国家昌盛。然而,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,将屈原放逐。在流亡途中,屈原得知国都沦陷,百姓遭难,悲痛欲绝。五月初五,他抵达汨罗江畔,带着一块巨石,跃入江中,以身殉国。楚国百姓得知屈原投江,无不痛心疾首。他们含泪划船寻找屈原,投粽子于江,愿鱼虾不伤其身。这便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。
端午节还有诸多趣味的习俗。如赛龙舟,挂香囊,香囊内装有朱砂、雄黄和香料,外包丝布,香气四溢。再以五彩丝线编织成各种形状,串联成串,色彩斑斓,精美绝伦。还有挂艾叶、菖蒲的习俗,种种活动,丰富多样,彰显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。
端午佳节,习俗繁多,令人目不暇接。